扫码订阅《中国信息安全》杂志
权威刊物 重要平台 关键渠道
邮发代号 2-786
文│网络安全科技馆馆长 张丽 网络安全科技馆研究院研究员 吴晓吁 李梦薇
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同时也成为面临网络安全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安全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繁荣稳定、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加强网络安全科学普及是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对网络安全科普教育的关注不断提升,自 2014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系列网络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网络安全科学普及存在认知门槛高、知识面广、场景构建难、可达性不强等现实问题,难以贴近公众需求、难以有效进入千家万户。为破解这些难题,郑州网络安全科技馆进行了系列化科普教育探索与实践,以场景化为突破口,根据公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切身感受,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设置场景,强化受众体验、认知触动和群体交互,实现了网络安全科普教育体系化、数字化、可感知、可持续,有效提升了科普教育的综合效益。
一、以网络安全科技馆为依托提升民众网络安全素养
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必须依靠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的提升。在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方面,网络安全科技馆肩负展陈和科普双重功能,以知识体系化为基础,以场景化为突破口,以数字化为载体,以正向激励为目的,以艺术呈现为两点,以融合发展为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实现网络安全科普教育,提升全民网络安全素养。
(一)以知识架构体系化为基础
网络安全属于新兴学科,由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创新,肩负着“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国家需求,以行政与学术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推动。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独立学术单元,网络安全能力可分为行业环境、业务场景、计算环境、通用技术、计算对象、访问与控制、安全服务以及框架平台等八类,与各类交叉学科产生联系。
构建系统知识框架是实现网络安全科普教育的逻辑前提,随后的工作是在框架的基础上不断填充与更新。在当前网络安全相关知识表征碎片化、知识体系膨胀化、知识秩序无序化的现状下,需要基于成因、性质、途径的分类,将知识架构体系化、条理化,说明网络安全是什么、包含什么、因为什么,安全威胁潜伏何处,有哪些新型技术、应用、产品,个人、企业、国家分别如何应对等问题。体系化的空间知识架构有助于发现热点,聚焦重点,持续更新,助力网络安全科普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二)以基于问题的场景化为突破口
传统的线性单一的图文知识传播难以吸引公众沉浸理解,庞杂的网络安全知识体系仅通过传统媒介表达形式进行知识灌输亦不易被接受,需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特点,定制出适合个体日常经验的“场景化”知识体系。
基于场景构建进行知识传播,需要不仅关注产品与服务,更加注重公众在特定场景下的独特需求与价值体验。网络安全科技馆通过构建现实世界中网络安全问题场景,还原场景细节和独特之处,强化公众的情景体验,从而唤起情节记忆或联想,抓住公众的痛点,引起公众的情绪共鸣。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精准网络安全问题场景的构建,激发公众的求知欲,让网络安全科普传递的知识真正内化于公众之心,外化于公众之行。
(三)以多元多维数字化运用为载体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知识科普手段有了更多表现形式与可能。正如国际多媒体协会联盟主席哈威·费舍在其《数字冲击波》书中所说:“虽然数字王国的本质是技术和二进制码,但它释放了在人类各个领域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将难以感知的网络安全体验带到现实。
大量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增强科普工作的趣味性、互动性、生动性,通过时间、空间、视角多个维度,对不同网络安全知识与领域类别进行形象具体化呈现。另一方面,数字化呈现手段便于后期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动态进行及时内容调整,这也符合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高速迭代性,以最新的知识与技术手段普及新知识新技术,做到常展常新。
(四)以突出正向化激励和形成认知回路为重要目的
网络安全科普的目的不是恫吓,使公众因噎废食,远离网络;而是为了帮助公众提升网络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通过网络安全科普教育正确认知网络,更好地在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网络安全科普除了让公众了解身边以及社会面临的安全风险以外,还要使公众学会从生活经验中积累知识,从抽象思维中构建起认知体系。
在网络安全科普场馆的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效地甄别、筛选与重构,能够改变公众对网络的不安全认知,形成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正确认知回路,不仅要知道风险有什么,风险在哪里,更要知道如何防范,建立正确的、辩证的、全面的网络安全认知。
(五)以历史事件的艺术化呈现为亮点
网络既是信息化的产物,也是工业化的延续。网络与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伴随着硬件与软件、技术与产品的更迭,也经过了无数漏洞的排查与整改、网络安全事件的爆发与处理,这些都是宝贵的历史经验与财富。网络安全科普教育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安全发展历程上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艺术化的包装与呈现,形成网络安全科普的全新亮点。
艺术化呈现历史事件,让观众仿佛置身事件当中,体悟网络安全重大事件的凶险与紧迫,感受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史为鉴,吸取教训与经验,更加珍惜眼前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朗,增强自身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发挥网络安全科普教育作用。
(六)以与传统科技馆融合为有效运营模式
网络安全科普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科普既是持久战,也是普惠战。要实现全民网络安全科普教育,真正实现网络安全靠人民,仅凭现有的临展、企业展厅进行科普的模式远不能及,需要将网络安全科普与传统科技馆融合发展。
传统科技馆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具有教育方式灵活多样、辐射带动面广、培训体系完善等众多优点,利于将工作思路落到实处。让网络安全知识落地场馆,把科普教育与传统科技馆融合,能够保证网络安全科普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程度上增强社会、企业、个人的网络安全意识。
二、网络安全科技馆在场景化上的探索
位于郑州高新区的网络安全科技馆,构建起了内容与场景并重的“两翼”,通过形式变革满足高品质知识需要,通过新运营形式为用户提供连接体验,实现精准化的知识传播。网络安全科技馆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作为立馆之本,以“聚焦安全、支撑强网、服务产业、助力科普”作为基本原则,以网络安全场景化为突破口,进行了网络安全主题科技馆的探索。
(一)结合生产生活的背景设置场景
网络安全难以用语言描述,也难以直接感知,虚拟的网络空间场景易使科学疏离公众的现象出现。因此,网络安全的场景化复原需要将虚拟空间产生的攻防呈现于现实之中,营造出一种真实的情境氛围。需要了解民众关切,倾听民众心声,更要走进民众生活。网络安全科技馆从百姓身边取点,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情况设计场景,设置展项,布置场景,将网络空间安全风险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内容进行融合,针对舆论热点打造明星展项,充分调动民众的参观热情。
网络安全科技馆依据实际可能出现的网络安全场景设计了家庭空间安全、WiFi 安全、仿冒电话安全等生活关键场景;公司机密防外泄、办公信息安全等工作典型场景;社交网络、教育空间等社会网络安全场景;凝聚正能量、共筑同心圆,汇聚科学精神的精神家园场景。
(二)瞄准问题和焦点凝练场景
网络空间涵盖万千场景,涉及国计民生各个方面,跨越多个学科范畴,领域交叉、点多面宽。进行网络安全科普,一方面要让公众对网络安全形成整体认知,另一方面要瞄准公众最为关切的问题。为此,网络安全科技馆的展项布陈经过了前期广泛的社会调查,凝练出五个问题:个人财产安全问题、个人隐私安全保护问题、青少年网络安全、国家信息安全保密问题,以及国家最新网信成果。
以这五个问题为突破口,网络安全科技馆进行聚焦,设置了个人、政企、社会、综合竞技四大主展区,不断完善展陈要素,利用高丰富度的形式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模糊信息,为社会个体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知识素养提供先导平台。
(三)打通网络安全知识连接点深化场景
网络安全知识包罗万象,各个领域之间看似独立,实则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网络安全科技馆在场景展陈布置上,遵循人们连贯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一方面,从个体展项而言,将“风险、原理、解决方案”的认知“小回路”融入展项之中。在展项场景构建过程中,将风险有什么,在哪里,如何解决与防范等网络安全知识要点进行贯穿连接,从而深化场景,达到帮助公众认识潜在安全隐患,提高防范意识与能力的目的。展项既呈现风险,也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整个展区展项场景设计中,打通网络安全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帮助公众形成整体连贯的网络安全知识体系。从个人网络安全场景上升至政企、逐渐过渡到社会安全,帮助公众形成正确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图 打通网安知识连接点
(四)嵌入多种互动形式用活场景
在需求层面,公众对于海量信息的选择困境和焦虑,成为科教活动的内在驱动因素。在体验层面,通过打造标签化的主观体验,塑造互动场景,能有效地为观者留下更深印象。究其本质,网络安全科普教育依然是用户产生需求与展馆满足需求不断循环的过程。针对普通民众对于互动场景的需求,网络安全科技馆充分挖掘当下的数字化高新技术,大胆嵌入多种互动方式,把技术用活,场景用活,用最新技术与手段传播最新技术与知识。
科技馆多处采用体感互动方式,设置全面沉浸式体验空间。仿真度极高的互动场景在网络安全科技馆随处可见,三大类互动方式用活网络安全场景,让公众身临其境,切身体验网络安全风险,领悟网络安全防护,将网络安全技能内化于心。
表 三种互动形式
(五)优化接口设计便于拓展场景
网络安全科技馆是一个良好的接入平台,在设计之初便重视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设计的优化,硬件接口原则上便于场景拓展,软件接口则为便于实现功能扩展,产业接口连接科教与产业发展,文化接口借助平台深度挖掘知识延伸,优化接口设计全面提升网络安全科普教育的体验感、覆盖力和可持续运营的能力。
(六)加强展线设计为公众再现场景
相较于展馆内固定展陈,配套展教项目具有时效性更强、灵活性更大、资源更集中的优势。以此,网络安全科技馆充分挖掘展教优势,加强展教设计,结合展项与受众人群,进行了更多网络安全场景再现,推出了多种风格的讲解路线,包括“萌娃尝新线”“小白谈路线”“成长守护线”“极客启航线”“行业拓展线”“网安前沿线”等六条专属讲解路线,以及“团建路线”“研学路线”“调研路线”等三条团队专属路线。
三、科技馆经验总结与展望
国家整体网络安全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顶层设计的把控,需要网络安全领域企业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需要各行各业、全体网民的共同努力,促进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的提升,为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建构提供厚实的土壤。
网络安全科技馆的开放为全社会网络安全科普教育常态化做出了示范,从郑州“点”先行,向周边地区辐射,逐渐促进全社会各行各业网络安全意识普及。下一步,网络安全科技馆要继续扩大影响,以点带面、以面带面,加快推进网络安全意识“面”的形成。结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 2025 年实现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 25% 的远景目标,以及具体建设工程要求,对我国网络安全科普教育发展作出以下展望。
(一)建立网络安全科普标准体系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建设,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普及工作。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网络安全科普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网络安全科普标准体系的建立。这需要根据网络安全自身独有的特点,依据《纲要》要求,借鉴国家科普标准体系,建立独有的网络安全科普标准体系,从基本要求、科普内容、服务人员、服务质量等方面规范网络安全科普教育,改变部分网络安全科普场地管理落后、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现状,提高网络安全科普教育管理水平,保证网络安全科普教育工作有效顺利进行。
(二)构建小型化移动式宣教平台
我国人口众多,有大量网民居住在偏远的乡村地区,没有机会亲自到网络安全科技馆参观,接受网络安全科普。依据《纲要》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要求,要实现网络安全科普效益最大化,推动网络安全科普教育在全社会的普及,需要构建行走的小型宣教平台,不断扩大科普范围。
小型化移动式宣教平台是科普工作模式的创新,具有灵活便捷、可移动等特点,是以科技馆为总基地,不断向全国辐射的重要载体,给科普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真正做到普惠民众。移动式小型网络安全宣教平台需要根据普及对象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内容结构,上连“天气”下接“地气”,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让零基础的青少年与非专业民众看得进去,听得懂,学得到,充分发挥其移动科普宣传阵地的作用,将网络安全科普教育进行到底。
(三)促进学校与科普机构的联合
脱离科普教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要积极承担网络安全科普教育责任,积极开展网络安全科普教育课堂,培养学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学校可与科普机构组合联动,以校外网络安全科普活动作为日常教学的重要延伸与补充。通过到科技馆来,请科普人员去,实现校馆联动、理实结合,把课堂知识活灵活用,提高实践能力,更深刻地理解网络世界,提高当下青年学生的网络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
(四)需要更多高校与企业的参与
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科普教育工作开展,离不开高校与企业的参与。不仅要强化高校、企业自身与员工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及能力,也要为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大网络安全相关人才培养投入,为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实践提供平台支撑。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等院校相对中小学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高校要以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为契机,加快布局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多维度体系,打造一流的网络安全教学科研环境,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网络安全高端人才,解决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短缺问题。
(本文刊登于《中国信息安全》杂志2022年第1期)
更多信息安全资讯
请关注“中国信息安全”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信息安全):专题·网安意识 | 网络安全科普教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