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均GDP与汽车千人保有量呈正相关关系
人均GDP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购买力,随着人均GDP增长,购买力水平提升,人民对汽车需求逐步转换成购买行为。从过去十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人均GDP越高,千人保有量越高。
对比44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人保有量和人均GDP数据,可以发现人均GDP越高,千人保有量越高。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则千人保有量基本在400以上。新加坡为异常值。
对比全国 31 个省份2018年人均 GDP和民用汽车千人保有量数据,可以发现国内各区域汽车千人保有量与人均GDP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人均GDP的省份,汽车千人保有量水平通常越高。其中,上海在限购政策的影响下,有一定程度偏低。
以上三点基本上说明,无论时间维度还是从空间维度,人均GDP与汽车保有量呈正相关关系。接下来要做的首先是要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信心,倘若中国经济将保持增长,人均GDP继续提升,那么汽车销量会不会继续增长?这个问题延伸出新的几个问题。
二、汽车千人保有量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1)使用环境
使用环境主要是堵车。先说结论:尽管堵车的确非常影响驾驶体验,但是堵车并不会影响汽车保有量的提升。以北京为例,北京堵车问题在2008年以前就开始出现了,2011年实行摇号。而北京千人汽车保有量从185辆(2008年)提升至266辆(2018年),参与摇号人数从29万(2011年)上升至333万(2019年)。如果不限购的话,北京千人汽车保有量肯定还会更高。原因在于,购车行为是有多元化出行需求导致的,而不仅仅因为会堵车的那段出行需求,而是由汽车出行带来的便捷性引发,比如周末出行,非上下班时段出行等等。这个就相当于空调并不会因为冬天不用而不卖,而是夏天用就买。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候,大家对购车用车成本不太在意的时候,因为某些时间节点的便捷性导致的购买行为就会越来越来普遍,这种逻辑空调已经上演过。另外,拥堵不会影响汽车保有量也可以从纽约、洛杉矶、伦敦等城市得到证明,这些城市早在七八十年代就有堵车问题,但是并没有影响汽车保有量增长。
(2)替代品
汽车主要的功能是解决人们的出行需求,所谓出行需求除了到达目的地(下文称之为“到达程度”),还有就是到达目的地的效率。汽车的替代品分长途和短途,长途主要是高铁、飞机;短途主要是地铁、公交、出租车和网约车。严格意义上,长途交通工具不算是汽车的替代品,因为长距离出行场景中汽车的效率远低于高铁和飞机,不算是同一纬度的竞争。所以,不会有人说我买车是为了替代飞机和高铁来解决长距离的出行需求。
短途出行当中,不同交通工具特点不太一样。首先,地铁的优点是效率高,体现在响应时间短、速度快、准时准点,缺点是到达程度低,乘车环境差。到达程度低体现为坐地铁的起点和终点和需求不完全一致。如果乘坐地铁需要换乘公交、出租车,那么就很难对汽车形成有效替代。随着地铁密度提升,地铁到达程度会有谁改善。总得来说,由于地铁的优点,对汽车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其次,公交车的优点是便宜,缺点是效率低(响应时间长、速度慢),到达程度低。所以只要经济允许,很少有人愿意坐公交,公交基本无法替代汽车;最后,出租车和网约车共同特点是到达程度高,效率高低不定。具体而言,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出租车和网约车经常打不到车,响应时间过长。而恰巧在上下班时段是短途出行高峰时段,如果不能满足出行需求,就无法实现替代。
考虑到现有的人均收入水平,很多人无法承担较高的用车成本,所以只能牺牲到达程度、乘车效率和乘车环境。但是,随着收入水平提升,人们对到达程度、乘车效率和乘车环境的优先等级将逐步提升,用车成本将成为次要因素。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公共交通、出租车发展了这么多年,依旧无法阻挡汽车保有量逐步提升。
(3)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因素,某种程度上,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往往是大城市,经济较好、公共交通发达、堵车较多。按照行业通俗做法,通常以东京(东京都区部)、首尔、香港等东亚城市作为参考。东京人口密度为5936人/平方公里,千人汽车保有量307辆;首尔人口密度16000人/平方公里,千人汽车保有量306辆,而北京人口密度为1311人/平方公里,千人汽车保有量265辆,所以人口密度不会限制千人保有量提升。再看另一组数据,东京都人均汽车保有量低于其他城市,大部分发达国家首都人均汽车保有量也低于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这说明,千人保有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人口密度将限制千人保有量提升。因此可以推导出结论,在千人保有量达到某个区间之前,人口密度不会限制千人保有量提升,而千人保有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人口密度将限制千人保有量提升。
三、汽车成长空间预测
大部分观点都是对比各国人均GDP以及千人汽车保有量,来预估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这个逻辑需要验证一个问题,当前汽车销量对应的千人汽车保有量是多少。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808万辆,假设2019全年销量为2550万辆。目前中国汽车平均使用年限没有很权威的数据,主流的说法在4-6年,保守假设当前阶段合理的使用年限为10年,那么2018年销量对应的汽车保有量为28080万辆,对应千人保有量为200辆;2019年销量对应的汽车保有量为20400万辆,千人保有量为182辆。因此,当前的汽车销量与汽车保有量差不多匹配。但是汽车保有量存在提升空间,因此汽车销量明显还有提升空间。
假设未来十年中国GDP年化增速能达到4%,人口保持14亿,那么人均GDP将达到1.5万美元。韩国人均GDP达到1.5万美元时,千人汽车保有量差不多225辆,考虑到汽车制造成本下降,假设10年后千人汽车保有量能够提升至250辆。假设汽车平均使用年限提升至11年,人口维持14亿,那么合理的汽车销量为3182万辆。这个销量数据对应的是达到稳定后,也就2029-2040年阶段的销量,而为了使保有量提升至250辆,2019-2029年汽车销量顶峰肯定要高于3182万辆,因此未来十年汽车销量年化增速至少能够保持2.5%。所以从销量的角度来看汽车行业发展空间,显然还存在一定的空间。